随着2024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其2023年GDP具体数据,其中,广东GDP首次迈上13万亿台阶。
伴随着2024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各省份也陆续披露了202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和2024年的经济发展目标。
截至发稿,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其2023年GDP具体数据,其中20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2024年的增速目标。
目前,在中国经济126万亿经济版图中,经济大省亮点纷呈,“前四把交椅”依然由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稳坐。其中,广东GDP首次迈上13万亿台阶,江苏也以5.8%的增速逼近13万亿,而山东和浙江也取得了6%增速的佳绩,分别迈上9万亿和8万亿的台阶。此外,25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5.2%的水平。
而作为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长三角龙头上海,也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
经济大省继续挑大梁:广东迈上13万亿,江苏“万亿俱乐部”城市升至5个
综合各地报道,1月23日共有10个省区市公布了2023年GDP数据,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安徽、山西、贵州、宁夏、青海。
按照增速看,在新公布10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全国平均增速(5.2%):江苏(5.8%)、浙江(6.0%)、安徽(5.8%)、宁夏(6.6%)、青海(5.3%)。
剩余5个省份中,广东经济增速为4.8%,上海5.0%,福建4.5%、山西5.0%、贵州4.9%。
长期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就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两个地区,2023年广东和江苏两省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新纪录。
广东GDP于2023年首次突破13万亿大关,这也是其GDP连续35年全国第一。分产业看,2023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5540.7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54437.2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75695.21亿元,增长4.7%。
广东在消费、工业等方面表现十分亮眼。消费方面,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工业方面,广东省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7%,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受到工业和研发需求的拉动,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科技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307亿元、同比翻了一番。
作为中国外贸大省,近几年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以上。2023年,广东持续保持对外贸的高度依赖。
2023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达8.3万亿元,占全国的19.9%,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其中,出口5.4万亿元,增长2.5%;进口2.9万亿元,下降3.6%。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超1/3。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5.010, -0.02, -0.40%)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9%、15.9%、22.6%。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项目859个、总金额2.24万亿元。
外贸成就了广东的辉煌,但是受限于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和世界经济需求变缓,广东省经济发展正在进一步承压。2023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只同比增长0.3%。
广东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东莞在2022年外贸依存度高达124.3%。作为省内外贸规模第二大城市,它直到10月才扭转了之前三个季度同比下滑的态势,同比迎来正增长。随后在12月份进出口1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达年内峰值。
为了应对相关结构性变化,广东省政府正在推进省内企业转型升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透露,广东2023年技改投资增幅创6年新高。2024年,广东将新推动9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遴选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新培育超2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随着未来相关改革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广东省内企业国际国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广东省经济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成长期。
同样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的还有长三角地区。
2023年,江苏以12.82万亿元的经济规模稳坐“第二把交椅”。同时,以常州加入“万亿俱乐部”为标志,江苏省内GDP破万亿的市已达到5个(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
近年来,江苏省在保持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第一的同时,将经济发展继续押宝产业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根据政府数据,2023年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居全国第一。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1.3%和49.9%,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此外,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强度3.2%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5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1万家,人才总量超1560万人。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达110家、43家,保持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