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向杲
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万能险保费呈现两极分化:有47家寿险公司万能险出现负增长,其中10家同比下滑超过90%;有23家正增长,其中12家增速超过60%,个别增速达到3012.79%。
从整体情况来看,2017年1-9月,有71家寿险公司有万能险保费收入,万能险累计新增交费为4,653亿元,同比减少53.06%。从保费结构来看,在多数险企万能险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不少险企的原保费出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万能险负增长的险企中,有37家原保费出现正增长,有12家原保费增幅超过100%。
七成险企万能险负增长
从可对比的70家寿险公司来看,前三季度,有47家寿险公司万能险出现负增长,有23家险企正增长,也就是行业约七成(67%)的险企万能险同比出现下滑,仅有三成的险企正增长。
具体来看,今年前9个月,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万能险为主)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平安人寿、华夏人寿、国寿股份、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泰康人寿、珠江人寿、建信人寿、太保寿险、安邦人寿,保费分别为766.8亿元 、754.1 亿元、658.1 亿元、345.7 亿元、261.5 亿元、177.1 亿元、153.0 亿元、119.9 亿元、113.8 亿元、107.8亿元。
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排名11-20位的寿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寿险、上海人寿、百年人寿、恒大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健康、英大人寿、交银康联、新华保险、渤海人寿,保费分别为93.4 亿元、73.9 亿元、69.2 亿元、68.4 亿元、65.0 亿元、62.5 亿元、48.8 亿元、45.8 亿元、42.4 亿元、42.3亿元。
从增速来看,万能险下降幅度最大的前10家公司分别为中法人寿、前海人寿、和谐健康、北大方正人寿、中华人寿、幸福人寿、安邦人寿、安邦养老、汇丰人寿、信泰人寿,降幅分别为-100%、-99.18%、-96.06%、-95.60%、-95.51%、-95.06%、-94.68%、-94.37%、-93.68%、-90.27%。万能险保费的快速下降,说明这些险企正在加紧优化业务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9个月万能险负增长的47家险企中,有37家原保费出现正增长,占比超过纳入统计寿险公司的五成以上,这说明行业内半数险企正在压缩万能险,推动保障型的原保费增长。
尤其是,个别万能险下滑的险企原保费出现数倍增长,例如中融人寿原保费增长1294027.2%,安邦养老原保费增长414402.8%,东吴人寿、昆仑健康、君康人寿、恒大人寿、复星保德信、中华人寿、信泰、德华安顾、安邦人寿、华夏人寿等险企的原保费均出现超过100%的增长。
引人注意的是,在行业万能险大幅下滑大背景下,有12家险企万能险增幅超过60%。对于万能险保费增速较快的原因,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一些险企万能险增速快源于这些险企此前保费基数较低,另一些险企增速较快源于其依旧坚持万能险保费策略。
个别险企面临缩减阵痛
事实上,在行业万能险增速大幅下滑的背后,部分险企面临渠道、产品转型阵痛,个别险企甚至面临着由于万能险保费收入下滑,导致现金流出现压力、投资收益下滑的窘境。
近期一家寿险公司CEO近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监会此前推出多项针对万能险的政策公司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因此目前公司运行正常,但转型肯定会有阵痛。”
中债资信近期对某寿险公司的债券评级报告也显示,随着监管政策出台,以及多家银行对中短存续期产品代理售卖规模的限制,该公司前期依赖银保渠道销售万能险实现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面临调整压力,银保渠道控制力弱化,二季度保费收入下滑明显。同时,中短存续期产品退保导致保单品质有所下滑。
从投资端来看,该公司保持了较高的可变现资产,但资本市场投资难度增加,公司投资收益率环比下降2.1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退保和满期给付的增加,该公司需要持续预留大量现金及等价物,将削减可投资规模,从而使得投资收益进一步下滑,投资端弥补承保端成本压力有所加大。
中债资信对另一家险企评估结果显示,由于公司业务转型,该公司个险销售人员和分公司网络铺设开支较大,导致保单成本快速上涨,加上产品以趸交为主,退保支出较大,因此公司上半年出现严重亏损,净利润为-18亿元。
从行业产品结构来看,在各大类产品中,万能险占比进一步缩小。数据显示,前9个月,人身险业务中,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49.38%,较去年底上升13.18个百分点;万能险18.37%,下降18.48个百分点;分红险30.64%,上升6.88个百分点。业务渠道方面,保障功能产品占比较高的个人代理业务成为第一大渠道,同比增长33.73%,占人身险公司业务总量的48.61%,同比上升3.75个百分点;以万能险为主销渠道的银邮代理业务9684.23亿元,同比增长15.69%,占比42.77%,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