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黎旅嘉
周四,主要指数方面全面回落。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当前资金整体仍有分歧,因此虽然本周前三个交易日指数连升,但因昨日回调,市场在3400点后再度“无功而返”,对投资者情绪构成了较大冲击。
一方面,从主力资金仍然呈现出的净流出的态势来看,当前资金的追高意愿依然偏弱。另一方面,从两融余额仍在万亿元上方高位,且连续数日出现上升的情况来看,场外资金对后市的乐观似乎仍在延续。分析人士表示,短期的回撤难掩上涨之势,从昨日盘面的情况来看,沪指盘中一度向3450点前期高点发起冲击,总体上升的趋势仍然较好,市场的韧性依然较强,只是量能跟进不足,后市走势也仍有待关注。截至11月23日,沪深两融余额仍在万亿元上方,达10395.17亿元,仍处在近期高位水平。
两融持续回升 资金离场加速
本周前三个交易日,随着指数“小步慢跑”式的上涨,两融余额方面也出现了“三连升”。由于市场再度出现的活跃迹象,场外资金重新看好市场,两融余额周三攀上阶段次高位,达10395.17亿元。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昨日指数方面出现了全面下挫,但从两融余额方面仍在高位的情况来看,从侧面说明了场外资金对参与后市仍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热情,后市不必过于悲观。
从本周两融余额的变动情况来看,融资余额从周一时10239.29亿元的水平上升至10340.48亿元。虽然相较于高点时的10350.14亿元仍有差距,但从融资余额连续出现回流这一现象本身来看,就具有相当的指标性意义,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市场热情仍然较为高涨。另一方面,就在两市融资余额实现连续回升之际,两市的融券余额变化却并不大。从周一时的52.22亿元上升至周三的54.69亿元。分析人士表示,从融资余额连续数日维持上升然而融券余额却始终在高位维持徘徊的情况来看,空方力量并未因本周指数和融资余额的上升而发生动摇。
与两融资金持续回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步伐却一直就没停过。本周虽然指数和两融资金方面“三连升”,但主力资金方面流出却是逐日加剧的。从周一时净流出53.89亿元上升至周三169.74亿元的水平。而由于昨日指数的全线下挫对投资者情绪再度产生冲击,主力净流出额也再度攀上350亿元大关,成为近一个月来主力净流出最多的一天。
根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钢铁行业获得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余27个行业均不同程度出现了资金净流出。与周三时仍有以银行为代表的9个板块出现资金净流入相比,因指数的回落所造成的谨慎情绪在昨日主力资金的动向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固然与各大指数昨日冲高回落后,部分资金变现有关;另一方面,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反映出了当前场内外资金对后市热点判断方面的分歧。
下行空间料有约束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杠杆资金流入受到近期A股反弹的推动,而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北上资金”多少都有“顺势而为”的行为模式。因此,资金能否流入,其实取决于股市的“赚钱效应”能否持续。而从昨日的实际交易来看,申万一级行业全军覆没,这对于本就“畏高”的资金情绪显然是不利的。
而对比近三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额与融资净买入额前三位的标的来看,分别为中国建筑、中信证券、中国中车以及京东方A、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二者间的差异正反映出了当前场内外资金对后市已发生显著分歧。与此同时,场内主力资金的动向对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显然反映得更加同步和直观,两融余额显然稍显滞后。
长江证券认为,近期资金面方面,融资余额的持续上行是投资者较为关注的指标之一。自2016年年初股市调整之后,场内杠杆资金的体量在9000亿元上下的窄幅区间波动,近年来均未突破万亿元,而11月融资余额终于突破万亿元,且不断上行。同时,融资融券交易占比这一资金面指标过去曾较上证走势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但随着杠杆资金波动区间的收窄,其领先性也逐步失效,主要为资金面同步指标,但仍能从侧面反映市场的风险偏好情况。
分析人士表示,两融作为场内加杠杆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情绪和参与主体对大盘走势的预期。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融规模同上证综指走势的拟合度还是相当高。只要大盘出现上涨,也都会伴随着两融余额的持续上升。从融资买入额的角度看更加直观,每一次指数上行,同时都能看到融资买入额走出更陡峭的斜率。整体来说,历史数据显示两融指标虽并不是市场走势的前瞻指标,但两融指标的提升却是股市增量资金的重要证据,这也是目前市场仍然处于做多窗口期的原因之一。由于当前市场韧性依然较强,资金仍是观察后市关键。从昨日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的放量杀跌来看,后市的下行调整空间料也将有所约束。